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果交流:创新思路 长效管理 全力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本质安全水平—高速公路养护所
安全是公路人永恒的话题。让每一位司乘人员平安通行,让每一名养护职工平安作业,是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坚持不懈的追求。近年来,该所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在作业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省中心提出的加强养护现场安全管理十条硬措施,逐步从理念、文化、开放、投入、落实、系统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
理念:思想认识是魂,措施行动是形,魂固则形聚
该所大力弘扬并牢固树立了“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理念。一是强化安全培训。以党建和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坚持开展“3.28”安全道德讲堂、领导干部讲安全,联合“一路多方”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党日活动,并邀请职工家属开展亲情助安,推动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延伸,切实把安全教育融入到工作和生活日常。二是开展五进活动。(五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通过走进河西学院及中小学课堂、走进张掖交投等大型企业、走进高速沿线村镇社区、农户家庭等,大力宣传普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知识,增进公众对公路行业的理解和认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氛围。三是强化安全考评。结合职工安全履职情况,每月在一线养护职工中评选出2名安全之星,每年评选6名安全达人;出台《劳务人员管理办法》,将安全行为作为劳务人员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直接与月度绩效、年度增资挂钩,激发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
文化:文化是一种软约束
近年来,该所致力于安全文化培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推进品牌创建。自创推出《张路路讲安全》《陇小路讲安全》《大胖小胖》等内容丰富、诙谐幽默的安全微视频10余部;编写了安全口袋书,印制了安全文化口杯、T恤、鼠标垫、充电宝等贴近职工生产生活、兼具实用性的安全文化宣传用品,起到了促进认知、直观劝服、长效涵化的作用。二是制定风险提示卡。为准确识别各类安全风险,根据管理规范和现场调研,分作业项目、作业场所,制定的重点安全风险识别卡,进一步提升了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和风险告知的针对性,提高了现场人员防控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开展技术比武。组织开展了安全管理标准化知识竞赛,安全技术交底比赛,作业区布设桌面推演等活动,提高了职工安全管理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投入: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提升作业现场物防、技防水平,才能保证安全工作持续高效向好。一是配齐防护设备。对所有车机设备倒车影像、雷达、警示灯具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加装警示灯带、移动作业标志牌等措施,以提升上路车辆预警防护能力。二是研发“布设宝”小程序。小程序通过设定函数、3D建模,更加直观、立体、全面的还原了养护作业区布设情况。作业人员可在该程序上参照3D图示和布设表格,快速准确完成养护作业区布设。有效解决了劳务班组不会干、新入职人员不会管的问题,使安全管理更加高效便捷。三是购买公众责任险。首家尝试为辖养的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匝道及国道连接线购买了公众责任保险,由保险公司对因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杂物清理不及时、行道树倒伏、牲畜上路等情况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责进行赔偿,超前防范涉路风险。
开放:安全生产不能闭门自管
该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终面向上级、“一路多方”联席单位和社会公众完全开放,全天候接受监督检查。一是安排计划开放。提前对次日作业路段、作业内容、作业时长等信息在“一路多方”钉钉群、微信群、高速公路电子显示屏进行公示。二是作业现场开放。每日通过微信群对安全交底、作业区布设、应急逃生演练、现场人员设备、风险管控等进行全过程“晾晒”;主动邀请交警、路政、收费等部门随时抽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三是应急处治开放。强化与交警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做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适时联合开展了防汛、除雪、消防应急演练3次,及时应对了各类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仅上半年处置突发事件500余起,被张掖市道交委表彰为2023年先进单位。
落实:安全管理重在落实
唯有把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一是落实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持续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及交底,并通过使用水印相机APP强化了痕迹管理;全面落实“包保”工作机制要求,领导、安全员、技术员全程跟班;针对重点养护作业项目,提前召开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议。二是落实劳务用工安全管理。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建立劳务人员管理档案,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严把劳务人员五个关口。三是落实涉路隐患整治。针对事故多发路段与交警部门积极沟通,对2316-2318段加宽车道增设波形梁护栏、对K2273—K2286路段加设红蓝爆闪灯,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系统: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只有运用好各种组织、管理、技术手段,使系统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最优化的安全运行。一是积极除雪可降低安全风险。采用梯队除雪高效应对冰雪天气,保证了过往司乘人员安全通行,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波形护栏的损坏,意味着可以减少护栏的维修数量,减少作业区的布设次数,那么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二是优化模式可降低安全风险。如在开展维修波形梁护栏维修时,完成区域内垃圾清理、坑槽修补、封闭桩维修等工作,通过“布设一个现场,完成组合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占道作业次数,降低了安全风险。三是关心职工生活可防止意外发生。多从生活上关心职工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职工保持愉悦的心情,就能减少和预防打架斗殴、开斗气车等不安全行为发生。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差异化收费后车流巨增、公路超期服役、路面病害发展严重等重重困难,前所未有的严峻安全保畅形势下,该所将坚持真正做到“质量安全双确保,施工通行两不误”,始终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求实创新,高效管理,为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路养护事业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