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公路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时间: 22-08-26 来源:办公室 作者:傅翔宇 杨雅楠

8月25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历时三个月倾力打造的张掖公路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桥梁,是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凝结着造桥人的心血和记忆,它还担负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交通文化品牌,代表着当时建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桥梁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了更好地传承以许超杰为代表的老一辈张掖公路人“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奋斗精神,讲好张掖公路人的奋进故事,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探索建设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让桥梁动起来,保留属于张掖公路人和张掖桥梁的“独家记忆”。

桥梁选择具有典型性。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现管养桥梁360余座,加上张掖境内的各种桥梁,数目庞大,全盘收录意义不大。对此,通过对施工工艺、养护模式、结构类型、服役年限、历史地位的对比,最终挑选管养的具有代表性的40余座桥梁和张掖市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进行收录,并挖掘、探索桥梁的建造过程、养护模式等与桥梁相关的历史,在介绍、科普桥梁知识和讲好桥梁故事的同时,展现老一辈公路人为设计建造桥梁、保障路畅人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展现形式趋向数字化。简单的平面图片展示难以生动反映每座桥梁的特点,为更全面地展现桥梁细节,该中心利用全景摄影方式,多角度采集影像,将成组图像以球形几何关系拼接为720°全景影像,可直观呈现桥梁地理位置、结构形式以及实施的部分预防性养护措施等。同时还制作了实景导览电子地图,标明了收录桥梁所处的地域方位,真正让每一座桥梁动起来。参观者可点击链接进入,以欣赏720°全景摄影图像的方式,从桥下、桥侧、高空等不同角度沉浸式尽览张掖公路典型桥梁的风姿,并能随时分享至社交平台,可让更多人了解到张掖公路事业发展成果。

历史回眸更具年代感。以历史为轴,以桥梁之名,探索桥梁历史,发掘背后故事。以原S213线黑河大桥为例,该桥是以许超杰为代表的陇原公路人根据河西走廊宽浅河床特点创造性设计建造的微弯板坦肋拱桥的代表性作品,该数字展馆收录多幅不同年代的桥梁影像,观者可如穿越时光般一览其前世今生。原国道312线东西黑河大桥1965年雏形初现,1995年加宽改造,2021年改造提升,2022年桥获新生,观者可在一幅图上“按点索骥”,从历史变迁中见微知著,感受老一辈张掖公路人不舍昼夜、人背肩扛、豁出命也要建好这座桥的“山海情”。

今后,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补充完善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的内容,不断丰富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的陈展形式,力求更加全面、完整、细致地展现张掖的桥和背后的故事。张掖公路人也将汲取老一辈公路人的奋进力量,在新的征程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交通强省,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张掖公路典型桥梁数字博物馆

https://720yun.com/vr/bae28qb8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