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青年成长序曲之六: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徒弟:民乐公路段郭牧月
师父:中心办公室傅翔宇
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成长推着走。如果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完成自我重塑,那我想正是所有的不如意激发了我们打破自己然后再次修炼的潜能,会使我们变成了不起的自己,了不起的向着困难进发,了不起的不再惧怕。
回想起2021年9月1日入职之际,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我清楚地记着那时自己的内心活动:像是面对最爱餐厅新推的菜品,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又带着一丝怕“菜品不合胃口”的担忧。但勇敢永远是青春必不可少的要素,那时的我只想尽快“品尝菜品”,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开启全新的人生体验。
来到单位不久,凭借着自己“自来熟”和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不断磨合中,更是结识了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在渐渐熟悉工作职责后,我很快迎来了第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庆祝中秋国庆文体活动。这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更是一次十足的挑战。经过一番跌跌撞撞的摸索尝试以及领导同事的鼎力相助后,总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项工作中,我真正体会到一项工作的完成不仅在于强有力的执行,更在于行动前深谋远虑,仅靠着一腔热血和勇往直前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为了避免在突发事件面前除却慌乱就只剩迷茫的尴尬境地,我需要重新复盘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反思自己考虑不周之处,将下一次活动开展的更加完美。想起在大学时期,有一位老师曾经聊到他的工作习惯:“一事一总结,善于复盘工作,推广好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不论什么工作岗位,只要能坚持做到这几点必能立于不败之地。”我那时觉得学生会的工作能有多少值得复盘的,但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担负起岗位职责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总结的重要性。
心有所思,方能行有所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打磨后,我明白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少了些莽撞,多了些沉稳,对工作也逐渐变得得心应手。不论是开展元旦联欢活动,拍摄剪辑春节拜年视频,还是撰写新闻稿件,组织召开职工大会……依仗前辈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创新思想,似乎每项工作完成的都算不错。但是“打脸”往往来的很快,在经历漫长的创作瓶颈期后,在繁杂工作的“牵绊”下,我慢慢难以发现自己的存在感,自信心仿佛在逐渐流逝。我清楚地感受到当前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我的工作需求,输出远远大于输入。领导们发现这种情况后都建议我不要心急,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学习,不要急于一时的沉浮。在读到“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头是春山”时,我突然想到或许古人也曾身处这样的状态中,他们中大多数人也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学习后才能创作出不朽的诗篇。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也仅有一个李白,像田歆这样的平凡人也要努力生活,积极向上不是吗?要始终相信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投入和努力其实都有回音,只不过不一定能在此时此刻就能听到。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时,就需要静心学习,需要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一定要葆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
成长是无数次的彷徨无措,无数次的茫然不知,以及无数次的隐忍和坚强。我们都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在茫茫人海之中,甚至会有些平庸,可是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潦草诗。当在迷雾散尽后天光大亮,我们一定会看清远方的灯塔,奔走在漫漫时光中,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人民日报》每日金句中分享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从逆境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待阳日”,我们“还来就花”。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