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果交流:善谋勇担当 实干开新局—甘州公路段2024年上半年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甘州公路段坚持“以路况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聚焦养护主责主业,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定目标明方向,抓管理促落实,破难题开新局,创品牌出特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召开“两个集中”养护工程推进会
开展路面裂缝处治劳动竞赛活动
定目标,多措并举夯基础。一是细化一个目标。以提升路况水平为目标,按照党委“十个认真做到”工作部署,定期专题研究养护生产工作,以公里为单位组网定格,明确路面技术状况PQI值,分析病害成因、细化养护措施、制定处治方案,并全过程控制纠偏。二是理顺一条思路。年初征求党建引领、养护生产、人员优化、机械配备、安全管理等方面合理化建议20余条,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理顺了强党建、抓主业、增活力、防风险、保安全、提质效的工作思路。三是优化一支队伍。在甘州站成立公路养护巡查作业组,负责全段日常巡查;调整人员充实大满站养护力量,负责全段日常养护作业;统筹调配交安队、综合队高效推进裂缝处治、油路修补、同步碎石封层等施工任务。四是凝聚一股合力。通过开展“大干40天”灌缝劳动竞赛,并对从中涌现出的“技术标兵”“安全卫士”等予以表彰,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机关人员及时送餐到一线,助力养护生产,在全段凝聚起提路况质量、促服务品质的强大合力。
技术员跟班作业
成立“党员突击队”
打硬仗,狠抓落实提质效。一是树牢精细化养护理念。把精与细融入到养护作业全过程,班子成员、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每天跟班作业,严格把控质量。各作业班组认真做好班后总结工作,不断细化工艺流程,不断总结提升施工质量。二是形成“一盘棋”工作局面。成立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做表率、干在前。加强人、机、物协同,动态调整养护职工,做实做细养护工程项目管理及绩效考核,切实发挥养护一线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指挥棒”作用。采用人歇机不停的方式,加班加点“两班倒”开展路面灌缝,30天处治裂缝4.8万延米。合理部署调配机械设备,增强装载机、运输车、同碎封层车、压路机的协同配合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3天实施同步碎石封层53694平方米。通过认真测量分析技术参数,及时调整材料用量,碎石用量与设计用量相比节约了10%。今年,裂缝处治、油路修补、同步碎石封层施工任务均由该段职工独立完成,未使用劳务人员,在锻炼职工,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总结了经验,节约了成本。各项养护工程均体现出任务重、进度快、质量好、资金省的特点。
S301线同步碎石封层施工作业现场
沙河桥危旧桥梁改造后的T梁底部
攻难关,摸石过河勇担当。G312线K2699+615沙河桥改造工程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任务,均为该段近年来首次自主实施,面对经验不足、交通保畅压力大、技能技术短缺等难题,该段以知责明责、知重负重、不辱使命的责任感,用从头干起的态度、探索实干的勇气,摸着石头过河,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全力打造优质工程。一是探索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沙河桥改造工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主动加强与项目办、设计、监理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坚持现场蹲点跟班作业,严格工序关口管理,用心解决技术难点;采用的ELIMINATOR新型桥面铺装防水层施工及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耐候钢板加固T型梁施工技术,在全省尚属首例,为T梁加固和桥梁新型防水层施工积累了经验;在作业现场安装4G云台摄像机、首次使用移动式红绿灯交通信号灯,现场交通秩序明显改观。二是全面总结施工经验。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过程中,从碎石撒布量和覆盖率控制等方面细化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并根据天气及时调整任务和进度,分管领导、技术员坚持跟班作业,实时测量收集地表温度、乳化沥青洒布温度等数据,全力把控施工质量,同时总结出10条同步碎石封层施工经验,为今后的养护施工提供了依据。
创品牌,文化建设出特色。公路养护事业是公路文化事业的物质基础,公路文化事业是公路养护事业的精神飞跃。该段用“两张牌”加大公路文化建设。一是丰富“满”文化特色牌。在“让公众感到满意、让工作得到满分、让职工获得满足”的“大满”和“确保服务质量更好、确保能力素质更高、确保职工队伍更强”的“戒满”特色“满”文化品牌基础上,深入挖掘出“知足、知恩、知进”的“小满”内核,并通过打造以“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王怀贵同志为带头人的“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和谐型、服务型”五型班组,成立高金祥创新创效工作室,做好“满”文化推介、“八棵树”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将“满”文化与“张路路”元素结合设计安全海报;制作更贴近职工生产生活需求的便携式文创水壶,让文化服务惠及广大职工,展现了“满”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讲好公路故事宣传牌。统筹人员力量,修订工作制度,及时分解任务,注重阶段性宣传主题策划,加强与地方媒体的沟通联系,在地方媒体上稿17篇次,除雪保畅保平安、实施同碎提路况、改造桥梁除隐患的所作所为,在全区广为群众所知和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