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为始 向“质”而行—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新质生产力促养护发展新优势
交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先行官”,其强烈的关联度和融合性,对经济增长的外溢、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这对尤其聚焦内容主业、运用新兴技术等要素促进服务提质升级的公路交通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以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从自身发展思路出发,以创新创效、安全提升、优质服务为基点,聚力打好破局突围,扩大新质生产力规模能级。
党政合力抓路况推进会(杨明月 摄)
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开新,激发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综合考虑辖养道路超期服役、车流量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全面加强养护生产管理有益探索的力度、广度、深度,正确处理守正传承与改革创新关系,着力提高养护质量,提升路况水平。
强化管理创新,击痛点、破难点。公路养护作为传统行业,其已形成基本健全的管理模式,为继续发挥好其服务保障功能,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严从细彻底梳理自身问题,认清工作短板弱项、新形势“焦虑”,认真分析“过紧日子”经济压力和高质量出行需求等复杂情况,持续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下大力气纠治“落而不抓、抓而不实”等顽瘴痼疾,在稳住养护“基本盘”的前提下,实施差异性迭代进阶和党政合力抓路况,推行养护网格化管理及和领导班子“包抓”机制,按照全员、全组织、全过程、多种方式并行的全面管理模式,实现从计划、实施到评价全程管控和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施工人员的全员管控,以全新管理模式推动养护工作提档升级。
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推进视频监控流程自定义改造 马世民摄
注重科技赋能,向新为、高处行。牢牢把握“全局性、前瞻性、功能性、战略性”引领主体功能定位,持续加强养护前沿技术和运维保障技术应用研究。聚焦“新装备”,养护实力持续提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经济高效”原则,逐年加大红外线防闯入装置、布控球、智能锥桶、智能安全帽、遥控电铃、同屏爆闪灯等相应配套系统的使用力度,不断提升养护装备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公路养护效率和预防性维护能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聚焦“新科技”,生产活力不断激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新基建+新型智慧交通”探索研究,推进创新链与公路养护链深度融合,在管养公路应急避险车道增设车辆闯入AI算法预警编程系统,实现对应急避险车道自动监测预警管理。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同网信企业的合作,尝试在管养公路视频监控设备系统上添加路面抛撒物、路面积雪结冰、公路突发事件等监测预警功能,重点推进流程自定义改造及业务融合打通,用技术手段实现对资源、数据、流程更全面、更精益、更智能的管理,真正实现全息感知、深度洞察,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聚焦“新情况”,数据资源深度挖掘。聚焦管养路段车流量持续增大等现实问题,加强与地方交警、综合执法、高速路政等部门交通视频监控数据资源的共享,并对路线流量、交通荷载等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应用分析,聚焦数据价值、标准制度、防护屏障等元素,及时盘活养护数据资源,在养护数据服务、规范信息管理流程、网络安全运维服务上再深化,持续健全数字信息治理体系,让“数实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动力。
加强技术研究,稳支撑、强发力。在做好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等沥青路面成熟技术和桥涵修复新型材料推广应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常温拌和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快速修补路面病害技术应用、C50自密实早强收缩补偿混凝土在桥梁养护工程中的推广应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养护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以及土壤固化剂在路基翻浆病害中的应用研究,立足自身核心职能,坚持在实践中寻找“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加快养护速度”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支撑。
夜间浇筑C50自密实收缩补偿混凝土桥面铺装
持续夯基筑台、创新提效,推进安全生产长效化管控“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不仅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生产效率,更在安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以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多措并举强化涉路作业安全管控,有效降低安全作业风险,夯实新质生产力安全发展根基。
“深度”谋划,强化“准度”,提高“效能度”。结合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和“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风险告知等要求,强化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明确工作目标。针对各类隐患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相应操作规程,建立规划、教育、双模、演练、总结、回顾全套精细化作业模式,对占道作业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邀请交警、路政等涉路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并经常性组织开展养护作业现场应急逃生演练,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防范技能。
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采用钢混组合梁进行桥梁修复 马世民摄
“精度”排查,彰显“韧度”,提高“严谨度”。坚持以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机制为抓手,立足于“前”,认真落实重要时间节点检查通知要求,实时跟踪,优化预案,以滚动式排查方式,对道路通行、交安设施、桥涵运行、养护现场、消防安全等关键领域的风险隐患开展全面“大体检”,打好“整治战”,强化“回头看”,确保“全闭环”。
“密度”作业,彰显“硬度”,提高“质效度”。优化养护施工组织管理,强化养护施工作业准备,科学合理组织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实行作业区布设和养护施工“相分离、两步走、双落实”,在确保路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推行集约化养护施工模式,实现养护作业“最多封一次、最多养一次”和“快速进场”“快速施工”“快速恢复”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涉路作业时间,保障出行群众及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推行“浅感“养护作业 傅翔宇摄
以人为本,倍道而进,助力养护现场浅感化作业“新服务”。
始终坚持“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目标,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公路养护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尽最大努力将养护作业对公众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用“无声无息”的优质服务,持续提升公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张掖公路事业发挥中心全力打造“畅安舒美”通行环境 马世民摄
聚焦社会“浅感”,提升出行品质。针对集中养护常态化中出现的多项目、多工种同步交叉实施,养护作业工作量大、涉路施工时间长中暴露的交通问题,提前预判交通发展态势,从远端解决强制分流点堵塞问题。一方面,持续完善路况信息发布和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信息提醒工作,通过高德地图、今日头条、抖音、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做好导航“诱引”;另一方面,依托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和“雪亮工程”平台,对保通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动态反馈、多方联动协同,推动施工组织由静态、被动向快速化、动态化、智慧化转型,使交通拥堵矛盾“防患于未然”,提高公路运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从源头上解决公众出行焦虑。
聚焦作业“浅感”,突出精准高效。积极尝试协调各施工作业面的“串并联”衔接,推行日常养护施工段落和内容的集约化,提前做好道路病害分析、交通流量预测和施工情况模拟,通过缜密计划和精心管理,准确捕捉每一次维修时机,将一系列复杂的养护任务,如桥梁伸缩缝维修、波形护栏更换、排水系统修缮等合理安排,一气呵成。同时,不断优化各种养护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质量控制标准,减少集中养护作业时间,尽可能让作业场景“隐形”于公众视野。
张掖公路事业发挥中心全力打造“畅安舒美”通行环境 傅翔宇
聚焦环境“浅感”,更加绿色低碳。坚持以全寿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按照“修旧利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运营、提升服务”原则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步完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制度,建立以环境影响、路况水平、服务能力、投资效益等因素为依据的养护决策机制,实现在最佳时间对最需要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措施进行养护,切实降低养护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针对道路“老龄化”和缺乏“延寿”专用结构与材料问题,突出“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最大限度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基础设施维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公路沿线原生植被、表土资源等进行保护,实现环境“浅感”低碳养护作业。
古语云:“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走好出经验、立标杆,从创新到优质的发展路径,聚焦甘肃交通“西北争第一、全国创一流”目标愿景,以增强服务核心功能和提高路况质量为重点,紧跟行业变革形势,加快新质态交通建设步伐,服务“品质出行”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