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向“数字化”迈进 服务向“加速度”靠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应用,档案工作逐步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适应发展趋势,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档案建设步伐,围绕中心大局、服务职工需求,积极推进档案接收电子化、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和服务网络化进程,助力养护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提升站位抓学习,切实把牢档案数字化工作正确方向。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过程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并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三抓三促”行动常态化开展相结合,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这一档案工作的根本定位,充分认识档案与公路事业发展历史、当下、未来的密切关系,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激励工作人员满怀豪情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深化改革补短板,切实强化档案数字化工作关键支撑。着眼解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后档案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扎实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厘清档案管理职责,明晰档案管理权责清单,落实档案管理主体责任,推进职能、权限、程序、责任规范化。扎实抓好《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档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加快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及其他档案的开放利用、移交处置、保管借阅、监督检查等各方面的制度供给。按照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求,制定中心档案数字化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中心行政负责人统筹全局抓推进、分管领导具体跟进抓落实、办公室量化任务抓成效”的责任分工体系。严格执行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程序要求,对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完成时限做出具体要求。与工作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增强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数字化采集工作区域进行全天候无间断拍摄记录,防止在档案分类整理、查缺补漏、扫描处理等环节发生丢失、损坏现象。
紧扣主线优服务,切实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提质增效。自觉学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档案数字化工作放到中心工作大局中审视、谋划和推动,把服务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档案服务干部职工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手段,加快推进全中心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异地查档,推动实现“一网查档”“掌上查档”,不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档案查阅程序,完善预约查档服务,满足干部职工群众对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的需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抓“质量”这一关键,明确职责分工,实现档案出入库交接、档案材料整理装订、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成品复审验收5道工序有序开展、压茬推进,对档案出库交接、审核验收等各环节进行动态登记,做到全程留痕、倒查有据;对照纸质档案,逐页对目录录入准确率、档案材料完整性、图像扫描清晰度进行审核校对,对出现的漏扫、串扫、重复、不完整等问题当场指出、当场整改。严格落实“当日扫描、次日复核、次日验收”工作制,控制日扫描数量,减少扫描现场积压案卷等现象,为建立数字化档案把严质量关,全力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中心档案数字化工作已完成数据挂接2800余件,共计45000余页。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要敢于突破传统,勇于积极创新。此次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将使今后中心档案查询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简便化,管理流程更加舒畅,为中心养护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