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中心桥梁养护坚持“七原则”
今年以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全面落实桥梁养护管理十项制度为抓手,为桥梁养护设定制度落实、以人为本、资金保障、分类处置、预防优先、安全为重、联动保护七项工作原则并严格遵循,形成了“桥梁养护职责回归、桥涵病害自主实施、预防养护方案适宜、四新技术全域实施”的养护特点,保障了管养桥梁安全运行。
中心主任查看桥梁情况
肃南段与属地涉路部门召开联席会议
碳纤维板张拉
一是狠抓制度落实。通过修订完善《中心桥隧养护管理办法》、《中心桥隧养护工程师管理办法》,用制度把好做法固定下来,构建起了更完备的管养职责体系,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力度,制度生命力持续壮大。如:中心建立起覆盖主要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的“一桥一卡”责任清单,构建“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桥梁三级挂牌制度,靠实桥梁管养责任,切实强化桥梁安全运行,由中心主任、分管领导和养护单位行政负责人分别挂牌10座重点桥梁,按期开展检查督促,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及时安排处治。二是遵循以人为本。人员是养护管理的要素,鉴于桥梁养护的特殊性,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相对固定的桥梁工程师队伍和专职桥梁养护人员,才能满足桥梁养护管理需要。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对桥梁工程师队伍进行了优化,聘用桥梁工程师19名,专门负责桥梁养护工作。高度重视技术能力提升,扎实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强化桥梁养护规范标准、设备运用、病害识别、检查评定及维修加固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实践训练。各养护单位挑选精干力量成立了桥涵养护维修队,明确各岗位职责,组织对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学习,并在开展维修作业前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技术和安全交底。“工程师+养护维修队”的专业养护模式,为高质量完成桥涵维修任务夯实基础。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为确保有限资金换得更佳养护绩效,该中心合理规划使用桥梁专项养护经费,在安排日常养护资金时,根据实际情况确保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日常养护资金,并严格按照《小修保养计量支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计量支付,不合格的项目不予计量。严肃管理养护工程资金,通过监理复核、项目办审定,做细做实工程计量程序,确保工程资金有效支出。四是科学分类处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管养桥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清了病害情况,建立了数据台账,全面系统掌握桥涵运行状况,为精准开展桥涵养护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根据调查结果编制桥梁养护技术方案,做到“一桥一涵一策”,为年度桥梁养护工作的实施奠定扎实基础,按照“因桥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继续开展公路桥隧管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示范桥涵创建工作,全面彻底处理桥梁涵洞病害。五是坚持预防优先。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前移养护关口,加强预防养护。采取板底粘贴碳纤维板、桥头护栏增设过渡段、加高桥侧栏杆、更换伸缩缝胶条、更换接长泄水管、封闭板底裂缝、桥涵清淤、增设涵洞进出水口及铺砌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对桥涵病害进行维修处治,保障桥涵的安全运行。同时结合2023年养护工程,积极探索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桥面铺装、密肋矮T梁等桥梁修复养护新技术,推动桥梁预防养护工作走深走实。六是突出安全为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桥梁养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巡查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掌握桥涵运行状况,确保桥涵整体技术状况良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细化安全风险告知和作业交底,严防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临边临水等事故,严格按规定布设养护维修作业区,优化保畅方案以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积极组织开展桥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锻炼应急队伍,提高桥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七是协同联动保护。充分发挥涉路各部门协同联动优势,进一步健全常态化联席保护机制,将桥梁安全保护工作纳入议事范围,定期召开“一路多方”联席会议,充分发挥涉路各方的专业视角和业务优势,合力分析研判桥梁运行安全形势,以“一条路、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协作意识,对危及桥梁安全运行的隐患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治,保障辖区内桥梁的安全通畅。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