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远邻”更是“近亲”
5月17日下午,一块刻着“真帮实扶促发展、情系百姓解民忧”的匾额送到了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这是山丹县老军乡政府和老军村村委会,代表全村750人对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多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心为民、携手发展的感谢,也承载着十年来中心与老军群众由“远邻”到“近亲”的浓浓情谊。
老军村为中心送匾
结对,结出了揪不断的亲情
老军村,隶属于山丹县老军乡,位于大黄山北麓,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输出、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老军村地处山区,海拔相对较高,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情况尤为突出,能浇水的可耕地面积极少,无法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只有养殖和外出务工等创收途径,致富门路少,脱贫难度大。加之常住人口多为老人,这进一步增加了脱贫的难度。2012年,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相关部署,中心承担起了老军村11户居民的精准脱贫任务,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心精准脱贫帮扶组多次与老军村负责人和驻村工作队进行沟通协调,就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搞好脱贫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共同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商讨帮扶计划。帮扶干部们深入村民家中,就如何搞好种植养殖、拓宽外出务工路子、提升就业技能等与村民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定目标、定措施,帮扶干部也逐渐由陌生人变成了乡亲们口中念叨、心中记挂的“亲戚”。
为乡亲们拍摄全家福
帮扶,帮出了“一家人”的真情
“刘奶奶,我们又看您来了,最近身体还好吧?”每次入户,帮扶干部们总要和“亲戚”们拉家常、问冷暖,工作再忙,也会抽空打个电话,了解乡亲们的近况,问问有没有困难,外出务工是否顺利,治慢病的药是否按时按量吃着……帮扶干部真正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基础设施建设等与乡亲们关系最直接的事作为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重点发力。村里的路虽平整,但是一到晚上就黑咕隆咚,出行极为不便,中心筹措资金在村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灯亮了、路明了、再走夜路不黑了;村里要打水井修水渠,中心送来了用于修建农田灌溉水渠及水渠盖板的水泥和钢筋,有效加快了水渠修建进度,渠好了、水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通村通社土路平整度差,中心选派技术员实地调研路况,并按照“裁弯取直、就近依附、发展经济、节省成本”的要求,拓宽改造了田间道路,路平了、好走了、出行不再困难了。像这样的帮扶举措,还有很多:春耕了,化肥送来了;上学了,文具书本买好了;过节了,米面油奶送到了;乡村书屋建好了,书报杂志备齐了;过年了,对联福字写好了……这十年的帮扶工作,帮出了中心帮扶干部对乡亲们的一份真情,提升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送春联
携手,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热情
自2019年底老军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以来,村上立足舍饲养殖基础好的优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建成千亩玫瑰种植园、千亩饲草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高标准连片养殖小区2个,修建暖棚羊舍216间、规模养殖场2个,养殖业已成为老军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采取资金入股合作社,群众参与分红的措施,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没钱办事”的难题。
“今年,我们还是以做好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羊养殖小区已有500多只羊,后续还将扩大规模,让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今年还要在村容村貌上再下功夫,准备再建一个宣传阵地,把党的好政策更好的讲给群众”。听着老军村村党支部卢书记对全村发展前景的规划,帮扶干部们感慨良多。从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11户乡亲的期盼到750个村民的感谢,一路走来,老军村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乡亲们的勤劳双手,也离不开中心帮扶干部的拳拳真情。脱贫不是终点,要让“亲戚”们过得更好,还有一段路要走。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力所能及地在农民增收、产业富农、政策宣传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乡亲们的满意度,把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送到乡亲们的心中,与乡亲们共同携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