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推行“三个五”工作法全力保障甘新要塞“通道通”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冬季道路保畅相关工作会议精神,有效防范积雪结冰和超低温对道路通行造成的影响,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从“五维”“五化”“五极”三个层面着手,超前谋划、明确目标、细化措施、主动作为,全力保障甘新要塞通道畅通。
“五维理念”夯实冬季养护管理工作基础
坚持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起步”的工作思路,在冬季来临之前,根据辖区地理、气候等特点,有依据、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各类养护方案,保证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路段”进行“合理的养护”,确保冬季公路各构件状况完好、功能发挥正常。
坚持精细化养护理念。坚持把冬季公路养护工作作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提高通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往冬极端天气路况及管养路段环境特点,根据气象预测和甘新“通道通”公路运营保障方案,详细制定辖养公路防滑保畅“一路一方案”和作业指导意见。同时,针对路面结构,建立“表观+内部、整体+分层”的检测监测体系和“路网公里级+项目百米级”的评价方法;针对桥梁检测,建立“技术状况评定+性能长期监测+结构响应实时报警”的监测体系,以及“部件+构件”的评价方法,确保入冬前对路面、桥梁各部位状况做到“门清”,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坚持科学化养护理念。持续完善养护全要素数据库,建立了基于规律性和趋势性的决策方法体系,实现养护决策由表观式检测、表象性分析、经验型判断向全结构检测、本质性分析和规律性总结评价转变,进而实现在把握本质、运用规律基础上的精准科学决策。
坚持系统性养护理念。从养护组织管理效率、效益出发,建立了基于路网和路段相协调的技术目标体系及养护实施组织体系,统筹全中心人力物力,成立专业化养护队、交安设施维修队和应急保畅队,做到养护项目路网级的统筹组织控制和路段级的分级协同管理,推动养护与通行协调,确保冬季养护作业对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
坚持现代化养护理念。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大试验检测力度,建立健全“现状检测+动态监测”的多尺度检测体系和“技术状况+技术性能+影响因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冬季前灌缝等作业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测,对施工各环节质量全过程动态控制,切实提升养护作业整体质量。
“五化举措”提升冬季防滑保畅工作水平
以标准化为抓手。坚持从防滑保畅工作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保障标准三个方面入手开展顶层设计,努力形成组织合理、专业配套、层次分明、划分明确、科学有序的防滑保畅预案体系。以应急除雪保畅为导向,以标准化除雪队伍建设和养护工区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布局合理、功能清晰、运行高效”的标准化保畅体系。同时,根据降雪厚度,划分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或特大暴雪五个等级,将积雪状态划分为一般积雪、碾压积雪、微弱薄冰雪、中薄冰、局部厚冰五种形态,依据不同降雪等级和积雪形态采用对应作业方式,确保除雪工作优质高效。
以集约化为举措。依托中心所属各养护单位对内部除雪保畅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细化设备、物资、人员配备布局和调配方案,及时对35台(套)除雪车辆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提前储备防滑料2965立方米,融雪剂605吨,-35#柴油4340升,冷补料90吨,在养护站、工区设置应急保障点15处,组建高速、普通干线公路应急保畅分队8个,确保随时能够开展应急保畅工作。依托“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对养护、交警、收费、路政、应急救援等部门的信息、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通盘布局和时空分布,充分发挥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联勤联动作用,组织开展除雪防滑演练,检验机械设备的实战性和除雪防滑路线图的合理性,进一步磨合各方协同作战能力。推行日常集约化养护,坚持路网通行“交互影响最小、养护效益最大、公众满意度最高”的原则,对小坑槽等隐患问题采用冷补料进行就地、快速处置,尽量减少养护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努力实现施工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双提升。
以专业化为支撑。强化自有专业养护力量,围绕防滑保畅工作涉及的工序安排、材料与资源分配、空间布置、进度控制等诸多内容,对除雪工作各环节实施程序化管理。组织一线干部职工进行桌面除雪推演;邀请有常年除雪作业经验的“老师傅”从铲雪角度、行驶速度、车辆位置等各方面进行“传道受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轮流安排人员驾驶铲雪车上路行驶,实地操作,确保做到理论上可靠,实践上可行。同时,加强“四新技术”“小改小革”工作,今冬在原有装载机、清扫车上改装除雪滚刷6套、融雪剂撒布机3台,增强了专业化除雪力量。
以信息化为驱动。依托应急指挥一中心、调度一平台、管理三板块优势,充分利用“云计算”加强路网运行状况监测,收集路况、气象及车流动态等信息,及时为养护单位开展工作提供最准确、直观的第一手资料,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同时,强化应急值班、路网检测、信息报送等工作,促进“业务+科技”融合,加强除雪保畅数据采集与管理,以信息化推动除雪保畅工作高质量开展。
以样板化为突破。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寒潮导致大面积堵车在社会面造成不良舆情的教训,及时对已完成除雪保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除雪过程中的缺漏、问题,深入查找在人员集结、设备出动、物资储备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解决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力争摸索出一套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操作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成本最优化、工作质效化且适合甘肃河西地区冬季除雪作业,并能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的样板作业方式。
“五极目标”提高冬季应急除雪工作质效
以责任为初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认真遵循“以雪为令、及时除雪”原则,努力实现“物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目标,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出行体验。
以效率为重心。针对辖养“通道通”重点路段,优先保障应急除雪物资和机械设备投入,做到人员、设备出动与降雪同步,确保中小雪情况下高速公路12小时内内侧车道通畅、24小时内所有车道通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4小时以内所有车道通畅。在大到暴雪的情况下确保24小时内清理出内侧车道,最迟48小时内清出所有车道。
以质量为中心。坚持以除雪质量为雪期保通保畅工作的中心,督促各养护单位认真组织好应急除雪工作的实施,足额储备防滑保障物资,及时开展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加强除雪设备保养,落实冬季道路巡查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遇有紧急情况各环节衔接正常,各部门出动迅速,在规定时限内做到90%以上路面外露,无积冰,公路标线清晰。
以安全为核心。坚持把安全工作置于应急除雪工作最前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规范人员、机械、设备、车辆安全管理和作业区布设。高速公路梯队式除雪作业时,做到合理控制除雪车距离;特殊路段作业时,由人工先行除雪作业,并严格按照规范布设作业区,确保自身安全;夜间或凌晨作业时,提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机械照明系统完好,防滑措施到位,驾驶人员精力充沛。
以价值为轴心。牢固树立“人民交通为了人民、交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交通强国、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心怀“国之大者”,真正把“畅通一条路胜过一沓文件”的要求落实到全年各项工作中,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甘新要塞“通道通”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路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