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养公路“变形记”——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管理事权移交工作小记
为认真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事权移交接养的工作部署,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及早明责、主动担责、积极尽责,有序推进公路管养事权移接工作,基本做到了应交必交、应接尽接。尤其是接养G312线马山路、S301线九瓜路以来,该中心全面落实养护主体责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使路容路貌焕然一新、路况质量明显提升,为公众出行提供了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S301线路面灌缝 孙振花摄
粉刷示警桩 屈树丽摄
头对头,啃下硬骨头。自去年11月17日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启动管养事权移交工作以来,该中心采取“一路一段一清单一方案”的推进策略,主动对接地方相关部门,紧盯重点路段啃硬骨头,共移交农村公路185.593公里、原G312线改建甩出路段29.297公里、普通国省道城管路段13.272公里,接养G312线绣花庙至东双路口65.512公里、S301线122.019公里。管养事权关系的理顺,为落实养护主体责任夯实了基础。
路况调查 薛文仲摄
早介入,记准“明白账”。管养事权移交,变的是养护主体,不变的是养护职责。该中心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移交接养协议签订前,就多次安排基层养护单位徒步进行实地踏勘,联合属地交通局勘明路线起止,逐一对照移接清单,扎实做好路况调查,并依托“互联网+”道路养护平台,对路基、路面、桥涵、沿线设施等公路资产完好情况、运行状况等建立了更为翔实原始的技术台帐,做到了底数清、数据准、责任明。这番“细、全、实、准”的操作,让山丹、民乐、甘州公路段三个“新东家”记准了一本路况“明白账”,为接养后能更精准地“开方下药、美容治病”做足准备。
S301线除雪保畅 李晓云摄
真尽责,握好接力棒。之前,由于养护资金投入少、专业力量介入少、路网合并编号调整等因素,S301线九瓜路张掖过境路段早已落下路况质量差、桥涵病害多、交安设施缺损、路域环境不佳等“一身病”,G312线马山路也是坑槽、沉陷、车辙较多,桥涵淤积和桥梁水腐蚀严重,避险车道石料板结,避险作用发挥不佳等问题突出,急需全面“保养”。该中心坚持“既接得住、又养得好”的原则,在移交接养协议签订后,及时筹措小养资金,迅速安排各项养护工作。通过修补油路病害、灌缝封缝防水、逐桥逐涵疏通淤塞物、修换补齐交安设施、下大力气整治路容路貌、翻松整平避险车道制动床等一系列举措,坑槽沉陷平了,路面裂缝少了,桥涵周边净了,路肩高草矮了,安全设施新了,群众出行的安全感踏实多了。随着养护事权的易主,鲜明的变化还在持续发生着。
避险车道整平 薛文仲摄
换思路,巧破保畅题。S301线张掖境内东段的33公里路段,位于肃南县“飞地”皇城镇,与金昌市永昌县相接,该路段无养护站点,距之最近的养护单位是山丹公路段,往返近350公里,通行须跨山丹、永昌、肃南三个行政区,尤为特殊。接养后的第一个冬天,如何在防滑保畅、疫情防控、降本增效、安全作业的统筹兼顾中求得“最佳值”?转变思路,方能破局。该中心山丹段与某劳务派遣公司合作,签下协议、定下人手,由专人点对点进行安全和技术业务培训,并借由远程视频随时督导防滑料采备等日常养护行为。同时,积极沟通征得沿线农牧民同意,就近储备融雪剂等防滑保畅物资。“近水解渴”的做法在11月28日的降雪后立竿见影,因防滑措施及时得当,该路段安全畅行无阻,沿线农牧民纷纷点赞。
整治路域环境 陈银国摄
事权移、职责在,守初心,担使命。自接养以来,新接养公路上的点滴变化,是张掖公路人践行“八棵树精神”的生动写照。随着全省公路系统“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的深入推进,养护站点布局进一步优化,养护机械设备进一步配备,养护工程的进一步覆盖,陇原通途将会迎来更为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