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无前 橘色担当——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抗击疫情工作纪实
霜降碧天净,本是张掖秋好处。2021年10月18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一张挑战空前的“考卷”摆在面前。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省公路发展中心党委和张掖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行动、勇挑重担,与疫魔风雪鏖战,为生命健康护航,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展现使命担当,代表公路行业的橘色成为疫情防控一线靓丽的颜色。
闻令而动 织密立体“防控网”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疫情的竞速。10月19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10月22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安排压茬推进;10月23日全省公路系统疫情防控视频会后,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紧锣密鼓地打响。持续织密织牢群防群控网络,健全中心、段(所)、养管站(工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各负其责、互相监督的责任体系。积极发动家属楼居民共同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实现疫情联防、动态联控,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中心班子成员坚持重心下沉、靠前指挥,进一步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划片包抓责任,每天通过现场督查、基层查访和视频连线等方式督查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中心纪委持续跟进监督,通过查纪律、查履职、查作风,压实了疫情防控各方责任、各个环节。
筑牢外防 统筹下好“一盘棋”
10月19日天蒙蒙亮,应急中心已将上百个锥形桶运抵高速公路收费站值守点,随后紧张有序地搭起帐篷、生起炉火。按照属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安排,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后组建5支交通检疫应急队伍,全力支援市县(区)交通检疫工作,扫码、查验、登记、劝导等工作有序开展。
深夜,气温已降至零下,交通检疫人员正有序地对司乘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健康情况。等候的车辆排起长龙,部分司乘人员出现了焦躁情绪。一名大车司机因等候时间过长,加之长途跋涉、身心疲惫,与交通检疫人员起了争执。青年职工陈兴亮赶忙上前,一边安抚司机,一边耐心地向其宣讲疫情防控政策规定,详细指引其如何填报个人信息,快速通过检疫点。
“总会有一些司机有抵触情绪,认为他们从未去过风险区,繁琐的查验耽误了时间,但只要多打感情牌,耐心做好解释,往往都能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高速进出口是守卫城市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再苦再累也要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陈兴亮说。
同时,为全力阻断病毒传播,确保甘浚、石岗墩、清泉3处停车服务区安全运营,中心指导督促运营管理单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应急预案,全面落实人员、物品、环境“三同防”要求,切实加强服务区疫情防控工作,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出行服务。
强化内控 坚决切断“输入源”
中心以“无疫单位”创建为抓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防控策略,严格落实单位内部疫情防控措施,对进出单位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码、行程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三码联查”。强化对办公楼、家属院等场所及公务用车的保洁消毒工作,做到“一日一消毒”“一用一消毒”,推动疫情防控制度化、常态化。人员信息摸排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工作。此次确诊病例在张掖市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轨迹交叉复杂,给摸排带来了极大困难。中心动态开展人员信息摸排,将在职职工、退休职工、职工家属、临聘人员均纳入日常排查范围,并重点对中高风险来张返张人员、与确诊病例有活动轨迹交集的人员、健康码“红黄码”人员等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持续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对摸排出的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一人一档”“专人专责”的监测工作要求,做到人盯人、日联系、日提醒。防控办工作人员李晓强、张扬连轴转,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统计摸排、解疑答惑、参与督查,鲜有喘口气、喝口水的功夫。防控办主任王维学常驻应急调度中心,既当“调度员”,也当“大管家”,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接打电话近百个,把督促防控措施落实、重点人群摸排、通行证办理、防疫物资保障等一件件琐碎事务协调安排的有条不紊。
牢记主业 当好保畅“排头兵”
在防疫关键时刻,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坚守公路养护保通保畅主责主业,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和养护保畅“两手抓、两不误”,持续做好公路巡查、保洁、路面病害处治、附属设施维护和防滑料采备等工作,加大路网运行监测力度,保障了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车辆的安全通行。
高速公路养护所克服诸多困难,于10月28日完成了G30线二坝通道4号桥和沙河1号通道桥预防性养护工程桥面铺装任务。11月1日金昌市金川区、11月16日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地震后,中心迅速采取远程视频监控与人员现场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桥涵和附属设施开展排查,未发现因地震引起的异常情况。
11月6日、11月20日,两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把城市装扮的银装素裹,却也增加了公路保通保畅工作难度。在这个特殊的冬日,穿梭在风雪中的一抹抹橘红成为最暖心的颜色。面对冰雪天气,张掖公路人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开展公路防滑保畅作业,有力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党建引领 筑起战疫“桥头堡”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的号召下,基层党组织在战疫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1个,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11支,设置“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23处,党员干部、团员青年争相递交“请战书”,积极下沉站好一线岗,起到了良好的组织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职工主动配合属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义务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的周士东,推着自行车为老人买面送菜的刘卫国,救助待产孕妇的李有银,多次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的张瑞,主动为2名在出租屋隔离且缺少食物的外地居民煮饺子送水果的周兵,在全市临床用血告急的情形下无偿献血的王建文、贾雪、吴凯等10名肃南公路段的干部职工……公路人用温情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中心党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着眼防麻痹、防松懈、防疲劳、防烦躁,持续不断做好宣传引导和思想发动工作,提高职工群众防控意识和能力,提振战疫信心和决心。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防疫知识,进一步形成全体职工、家属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局面。打好新闻宣传主动仗,积极宣传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集体、个人的真实感人事迹,编发《疫情防控及应急保障每日信息快报》26期、《工作专报》3期,展现了行业形象、凸显了担当作为。在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媒体刊发稿件30余篇,其中微视频《核酸检测志愿者的一天》点击量破10万,凝聚起抗疫正能量。
工会、团委当好“娘家人”,对坚守在交通检疫点、值班卡点、养护一线的3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走访慰问,为值班值守人员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物资。在做好隔离人员“点对点”帮扶慰问、纾难解困工作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了“空中课堂”、读书交流、经典诵读、抗疫故事分享、“居家抗疫每日一课”等线上活动,确保居家办公和隔离人员增强知识储备、生活稳定、情绪平稳。
双线作战 跑出复工“加速度”
在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之际,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抢抓社会公众出行量锐减的有利时机,在精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稳步有序推进公路养护复工复产,全力把落下的时间抢回来、将疫情拖慢的进度补回来,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G312线危桥改造工程是中心今年实施的重点养护工程项目。疫情发生后,中心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想方设法解决困难,按照《养护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方案》,对项目实施封闭管理,切实做到防控机制、人员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四到位”。复工后,针对项目建设实际及投入人员分布状况,认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和复工面临的风险形势,制定“一项目一策略、一人一档、一岗一单、一日一报”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项目疫情防控和各项养护生产任务的实施。
各养护单位加大公路养护巡查力度,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及时处治路面病害。针对在秋季养护中完成率较低的路面开槽灌缝任务,合理调配人员机械,集中处治路面裂缝,有效预防因冰雪融水下渗引起次生病害,提高了道路全周期寿命。
疫霾终将散去,春天终会到来。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战“大考”中,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彰显了在危急时刻闻令而动、逆向而行的社会担当。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中心将持续巩固深化拓展防控成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养护保畅工作,以更坚定的决心、更严密的部署、更果断的措施、更有效的行动,全力守护好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保障辖养公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