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的每件小事做起
---张掖公路局“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工作侧记

时间: 21-05-07 来源:办公室 作者:牛天飞 张樱

在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公路运输仍占据重要地位。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保障道路畅通、优化通行环境的公路养护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要从“细”处着眼,不仅要把精细化体现在具体的养护工作中,更要贯穿于“大养护”所含盖的安全、财务、政务、人事管理及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全过程。

今年年初,张掖公路局为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工作效能和核心竞争力,在全局开展了“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为出发点,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为抓手,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方法,把“精、严、细、实”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

“小台账”是路面养护的新思路

“今年省局对我们提出了‘两头延伸、中间夯实、次年评估、闭环管理’的‘绣花式养护’工作新思路,相比往年,我们的工作也做得更细更实了,从上半年开展的病害调查、制定养护方案等这些工作中,我们都深有体会。”谈起精细化养护工作,高台段技术员陈岚这样说道,说着,将一份《病害调查台账》和《路面病害处治方案》展示给大家,并作了详细介绍。这两份资料至纤至悉地反映了单位管养路段调查发现的病害位置、病害类型、损坏程度、原因分析、维修计划、安管措施等多方面内容。

这是今年养护管理精细化工作迈出的第一步,今年以来,全局在养护生产各个环节推行“绣花式”养护,养护工作依托“互联网+道路养护”平台等载体,按照“一路一方案”或“一路多方案”原则,科学确定预防性养护工程实施路段、制定病害处置方案,做到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处处都能显现出精细化管理的“身影”。局养路计划科科长王彬还表示:“今年我们针对每条线路的实际,制定了《张掖公路局2021年公路养护“一路一策”实施方案》,每一处的病害处置都是“一病一方”,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如路面灌缝工艺也有了新要求,从以前的抹缝工艺改为了开槽灌缝工艺,我们要让‘面子’漂亮,更要让‘里子’结实”。

“小气鬼”是经费管控的好手段

工作落实是否到位,执行力是关键。自“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局财务部门快速反应,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在重点环节上再把控、在整章建制上再规范、在目标导向上再明确,持续在夯实基础、规范行为、提升水平上再发力,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常态长效。不仅如此,局属各基层单位也是各显神通严控资金管理,将财务管理精细化落实到每项工作中。民乐养管站站长李成全说:“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就要像家里过日子一样,学会精打细算,不乱花每一分钱,把每一分钱花到明白处。为严格管理劳动用具,我们的职工用铁锨都是交旧领新,刃口破损严重的在油路修补时再次使用。或许大家伙儿觉着我是事事斤斤计较,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我还会继续做‘小气鬼’。”临泽段会计韩宏国介绍:“自从精细化管理推行开后,我们的经费管控也越来越严,现在就算是领一支笔芯也要有计划,一季度我们的办公经费就同比下降了50%以上,我们也希望能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山丹段总务钱守珍说:“种好菜园子,也是节省支出的一个好点子。前段时间我们利用养管站空地又种植了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蔬菜,自种蔬菜可以吃至少5个月,我们计划一方面贴补职工食堂,另一方面分送给退休老职工,把段上的关怀以这样的方式,既让职工们感受到单位的温暖,又节省了不少开支”......

“小程序”是安全管理的新方式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要做到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在现如今的手机时代,安全工作也要跟得上“潮流”。这不,一个名为“安全隐患曝光台”的微信小程序进入了全局职工的视野。原来,这是山丹段为将安全生产要求实打实落实到最后一“微米”,推出的“新手段”,让“小程序”撑起“大安全”,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安全监督作用,这成为了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帮手。

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消除事故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局还开展了安全管理“六到班组”活动,通过落实“文件规定到班组、风险交底到班组、隐患排查到班组、教育培训到班组、预案演练到班组、责任靠实到班组”的六个要点,建立健全以班组为基础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从内而外、从上至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生机制和责任链条,力求守稳安全生产基本盘,护航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严管控”是政务管理的新途径

近日,局机关、山丹段、高台段等单位、科室办公室门口,均多出了一块“工作人员去向牌”,去向牌包括“姓名、职务、在岗、开会、外出、请假”等6个栏目,准确的反映了局机关人员的工作状态,这是局政务管理精细化工作开展的又一个“新点子”。不仅如此,局还将制定精细化管理手册、完善办公审批网络流程,通过这一系列做法,不断推进政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除此之外,民乐公路段征集“金点子”活动也是令人耳目一新。职工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结合2021年工作目标就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无疑为全段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安上了加速引擎。

“流动红旗”是激发活力的好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工作纪律性和责任感,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各基层单位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活力,在单位内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其中,一场流动红旗评选活动正在高台段悄然有序地进行着。评比以各部室人员绩效考核分数为基准取平均数进行部室排名,向综合考核评比中摘得“桂冠”的部室颁发“月度绩效考核先进部室流动红旗”。

高台段书记夏天虎这样说道:“改变从现在开始,改变从细微处开始,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职工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共同去维护、去创造”。队伍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不断提升人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单位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日记本”是践行一线的好方法

“2021年3月9日,在G307线K2020+200-K2020+700段进行路面灌缝作业,发现吹缝不干净时,贴缝带不能很好地与路面贴合,建议吹缝时一定要吹干净,哪怕再小的裂缝都要认真仔细的吹缝。我体会到,多小的事情都需要认真对待,没有容易的事,只有不认真的人,再一次体会到了养路职工的不容易。”这是山丹段技术员蒋芳在《机关人员下一线工作手册》写到的“日记”之一。对于青年职工蒋芳来说,亲身感受一线的工作环境,并与一线职工零距离接触的日子,是一个个体验一线工作生活的机会,更是一次次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局关于机关干部“脚下沾泥、手上磨茧,机关下一线”的号召,全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和“机关下基层”工作要求,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铺路石精神,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攻坚克难、崇尚先进、追赶超越的工作热情。山丹段制定的《机关人员下一线工作手册》就是落实这项工作的一个侧影。下得去、接地气是落实好“一线工作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走下去,才能知道办公大楼与一线作业现场的远近,才能发现机关干部与一线职工感情的深浅,才能明白科学决策与养护生产生活实际差距的大小。下一步,局将继续结合“精细化管理年”活动要求,开展“大干红五月,喜迎建党100周年”劳动竞赛,促使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全局掀起一场下沉一线锻造素质、锤炼能力的比拼热潮。

“小发明”是创新创效的好开端

酒是无声的诗,酒瓶是立体的画,用酒瓶栽花种草也一定别有风景。走进临泽段的办公楼,两只独特的大花盆引得职工们连连驻足观赏,这便是驾驶员权高平变废为宝,送给段上“独出心裁”的礼物。权师傅喜欢倒腾一些‘小玩意儿’,把大个头的酒瓶底部钻个孔,把上面窄的地方切割打磨,装进花土来养花,一种意境美油然而生。除此之外,权师傅还将酒瓶改造成了台灯、装饰摆件、笔筒等集“颜值”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小工艺品,职工们不禁为之叹服,还亲切地称他为“创意大师”。

“小发明”蕴含着“大智慧”,全局一直以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发展,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在单位内部鼓励各种形式的小发明、小创造,让搞创新的职工有平台、有自信、有成果,使得基层创新的“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封闭式清扫器正在研发,示警桶收放机也在酝酿中……职工们在不断提升公路养护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同时,解放了思想,激发了自身创造力。“金点子”正在全局各个角落闪闪发光,而大家也相信,“真金子”定会源源不断地从“金点子”中涌出。

精细化管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管理文化。目前,张掖公路局精细化管理正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中渗透,促使单位各项工作获得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和更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