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沙场”秋点兵,比武亮绝技!
18吨重的装载机,60厘米长、直径6毫米的钢筋串条,直径1.2厘米的螺帽,这看似完全不沾边的三样物品,却在筑路机械设备操作比赛科目“精确装载”中发生了重要关联。
“左一点,快接近了,稳住,稳住!”观赛人员屏息凝视,心中默默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随着装载机铲斗高高扬起,机械操作手龙怀涛将最后一颗直径只有1.2厘米的螺帽成功穿入串条,连同定点挖掘项目,他共用时8分30秒,以满分的成绩在装载机操作项目中“夺魁”!
技能大赛开幕式 钟晓亮 摄
这是9月29日在甘州养护工区举办的张掖市公路养护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实操现场呈现的精彩一幕。
本次大赛由张掖市总工会、张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大赛共设置了坑槽修补、路面开槽灌缝、公路筑路机械设备操作及试验检测等7个比赛项目,来自中心所属单位的10支队伍共计125名职工在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
理论考试现场 杨明月 摄
28日下午的理论考试,就点燃了大家的比拼热情。考场内,参赛选手个个都铆足了劲,或认真思索,或奋笔疾书,都想在首场比赛中赢得先机。考题既有综合知识类,又有专技知识类,涉及面广,难度不小,但依然有赵珏亮、于志娟等11名选手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绩。
9月29日的实操比赛中,选手们憋着一股劲再决高下。
操作挖掘机“定点投篮” 钟晓亮 摄
临泽公路段青年职工陈政在挖掘机操作项目中“技高一筹”,他灵巧地操纵着“大手臂”,连投25个球,之后又控制着机臂直戳靶心,完美戳中4个10环,引得围观者连连喝彩。
选手熟练操作压路机 钟晓亮 摄
在压路机操作项目中,最“亮眼”的当属来自甘州公路段的王怀贵、张睿“师徒”俩了,他们熟练操作压路机,沿着检测路线大秀碾压绝技,不偏不倚,可直可弯,丝毫未碰触边线,最终两人包揽了该项目的前两名。
齐心协力修补路面坑槽 杨明月 摄
路面坑槽修补是集体比赛项目,每队有3名选手参加。选手们合理分工,熟练地对路面病害进行“把脉问诊”,精准标注病害位置,迅速制定处置方案,并快速对病害进行处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赛队员之间完美配合,人与设备高效衔接,充分展现了日常养护中练就的硬实力。
路面灌缝 钟晓亮 摄
路面开槽灌缝是需4人配合进行的比赛项目。各队队员分工协作,检调仪器设备,加热灌缝材料,精准开槽切缝,彻底清扫杂物,饱满灌注密封胶,整套流程下来后,路面灌缝线形顺适、美观,选手们秀出了技术,亮出了自己的“高级审美”。
试验检测项目比赛现场,选手们两人一组、默契配合,进行着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检测和混凝土结构裂缝试验检测的比赛。他们分工明确,一进入工位就迅速对仪器进行调平调零,在准备好“家伙什”后,选手们按照操作规程及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检测,同时填写好记录、绘制好详图,一气呵成,呈现出试验检测工作的专业水准。
经过连续数小时的激烈角逐,比赛完美落幕。应急中心龙怀涛等7名选手获得“张掖市技术能手”称号,甘州段张睿等14名选手获得“张掖市技术标兵”称号,民乐段李治国等10名选手获得“张掖市优秀选手”称号。应急中心和甘州段因组织得力、参赛选手表现突出,被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5名参赛选手中,40岁以下青年职工占60%,达75人。他们就像一匹匹“黑马”活跃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年轻人特有的智慧与活力。31名获奖选手中,“黑马”们就有23名,占74%。就连获得过“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的机械操作手梁荣师傅也不无欣慰地感慨:“后生可畏呀,我们的公路事业后继有人”!
实践证明,赛场练兵、以赛促学是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非常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每年都要联合市总工会等部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一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获得各级各类表彰。仅2016年以来,就有1名职工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61名职工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有47名职工获得“张掖市技术能手”“张掖市技术标兵”等,在全中心形成了学技术、比技能、提素质、促养护的浓厚氛围。
此次技能大赛的举办,也是该中心着眼解决好人员归位、设备归位、思想归位问题,推动公路养护“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比赛,既训练了队伍、检验了队伍的专业技能素养,又摸清了公路养护、机械操作等方面人员的底子、储备了养护人才队伍,从而为实现“养护归位”奠定了基础。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