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公路段精耕养护守通途

时间: 25-09-18 来源:临泽公路段 作者:张彤 杨佳晖

今年以来,临泽公路段聚焦路域环境整治、交安设施维修与路面工程实施三大核心,以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护实践,全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通力合作,精心部署开展工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护航工作有序开展,临泽公路段设立外业整治、内业资料、后勤保障等专项工作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根据年初各项要求,逐项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部门、时限与质量标准,建立“任务清单”与“责任清单”,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在重点工作开展前及时召开工作动员会,激发干部职工“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凝聚起工作的强大合力。


开展路域环境整治 杨万罡(摄)

匠心提质,构筑全域美丽风景线

驶入G312线临泽段,顿觉视野开阔、心境明朗。路面平整,标线清晰,公路两侧绿意交织、线型顺畅,共同勾勒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生动图景。“现在跑这段路,既安全又舒心!”常年往返于此的货运司机王师傅赞叹道。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临泽公路段以“绣花功夫”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坚定决心。该段确立“机械主导、人工精细”的作业模式,投入专业清扫设备开展循环养护,对路基、边坡、排水系统实行“清单化排查、动态化清运”,尤其注重涵洞、边沟等隐蔽部位的清淤疏通,确保排水畅通、路基稳固。积极联动路政、交通执法等单位,加强爱路护路宣传、清理沿线堆积物,切实实现“路域无垃圾、行车无扬尘、沿线无隐患”,显著提升公路文化质感与整体形象。

技术赋能,织密公路安全防护网

临泽公路段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将交安设施维护列为重点任务,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全线交安设施普查,建立“一患一档”数字台账,实行闭环销号管理。针对标志标牌老化、护栏受损、标线模糊等问题,做到“发现一处、修复一处、达标一处”。在陡坡、急弯、穿村镇路段及学校路口等风险区域,综合应用高亮反光标志、智能感应爆闪灯等技术,显著提升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警示效果。截至目前,已更换标志标牌15块、补划标线4160平方米、更换轮廓标6个、导向标志牌10块,安装护轮带146米,构筑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路面病害铣刨 杨万罡(摄)

精益求精,提升路面服务品质

面对裂缝、车辙、坑槽等病害,临泽公路段紧抓施工窗口期,全面推行标准化、机械化作业。在G312线现场,铣刨、摊铺、碾压设备协同运作,工人规范操作、工序紧密衔接。“我们严格贯彻‘圆洞方补、斜洞正补’工艺,执行清底、撒油、铺料、压实等全流程质量控制”,养护生产部部长鲁鸿介绍。为减少施工干扰,科学制定交通组织方案,采用分段分幅、错峰施工等方式,实现保通与保质的统一。截至目前,完成油路修补4680平方米、裂缝处治8003延米,同步碎石封层26700平方米,路段PQI指标显著提升,公众出行体验持续改善。

夯实基础,促进内业管理升级

临泽公路段系统梳理“十”以来养护计划、路况检测、安全生产等档案,查漏补缺、分类归档,确保资料齐全、数据准确、逻辑闭环。强化养护全过程管理,做到每一项养护作业、每一次巡查检查、每一场应急演练都有记录、可追溯,充分体现决策科学性与执行规范性。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道路养护”等平台,促进养护数据整合与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