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问道拓思路,学以致用促提升—临泽公路段前往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侧记
春风拂槛处,匠心正当时。近日,临泽公路段干部职工走进老寺庙收费站、大满养护站,在“俭”理念贯穿的班站建设中学习循环利用巧思,于“满”文化浸润的创新沃土中感悟养护匠心。
参观老寺庙收费站文化长廊
化朽为奇,俭省务实见匠心
在老寺庙收费站这座充满智慧巧思的庭院里,该段职工见证了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动实践。镶嵌旧物的文化墙、荒地改造的田园果林、淘汰收费机柜改造的垃圾桶、指示铁牌制作的创意吧台、形态各异的小品景观……目光所及,处处彰显着收费站职工“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的务实做法。“没想到这些‘老伙计’还能以新模样继续‘服役’”,老职工汪永昌坐在由车道栏杆创新打造的长条凳上不由感叹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职工们认真聆听老寺庙收费站关于精细化管理、团队建设的经验分享,详细了解收费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学习如何快速处理特殊情况,保障车辆顺畅通行。在参观结束后的交流中,该段职工们纷纷感慨道:“从前总觉得‘节俭’是老传统,今天看到前辈们将废弃材料变成艺术品,才明白这是永不过时的创新密码”“我们的养护事业也要算好‘经济账’,‘修旧利废’不是将就凑合,而是用工匠精神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职工参观大满养护站展板
匠心独具,“满”韵长流润长路
步入大满养护站,“满”文化如清风拂面,“立在小满、志在大满、成在戒满”十二个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讲解员介绍道:“‘满’不仅是地名,更是我们的工作追求”,在详细了解到甘州公路段创建“满”文化特色品牌的历程后,政工干事李晶说道:“这种将地域特色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让传统养护工作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彩”。路旁的红色展板,是从职工中选树“身边的榜样”,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卓越表现为引领,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与工作动力。参观过程中,该段职工还向大满养护站同仁进行了请教,从路面的日常养护到应急抢险,从机械设备的维护到人员的培训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专业与精细。双方还就安全管理、应急处置、职工教育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分享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经验和策略,也为临泽公路段接下来的工作优化了思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的交流学习,为临泽公路段新一年的工作注入了汩汩活水,该段全体职工将以此次交流学习为新的起点,把学到的先进理念、经验和技术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努力提高公路养护和管理水平,为张掖公路养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