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奋进 岁月如歌—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县70周年之际公路养护工作回顾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202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迎来了建县70周年,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稳步前行,而公路养护的变迁,更是见证了这片沃土上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今天,我们从公路养护的角度,回望这段岁月,感受那份流淌在道路上的诗意与情感。
七零九战备公路梨园河大桥
G213线腊木沟桥
曾经的孟家庄养管站
90年代肃南公路人铺筑油路
一甲子风雨路,筑坦途书华章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广袤大地上,曾经荒凉的山道和蜿蜒泥泞的小路,如今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等级公路。这些公路犹如一道道岁月的长河,将过去与现在串联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70年前,肃南境内没有正式公路,仅有驮道13条,全长320千米,多经悬崖绝壁,有的路段宽不足1米。1954年自治县成立后,采取民办公动、民丁建勤的办法,大力兴办交通运输事业,开始修建肃(南)-八(字墩)公路,但是,由于弯急、坡陡、坑凼多,质量差,车辆又少,根本无法改变交通闭塞的面貌。1971年12月12日,为助力国防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厅要求,张掖公路总段紧急带领300余名干部职工浩浩荡荡挺进祁连山,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修筑一条战备通道,工程代号“七〇九”。广大筑路工人冒严寒、顶风雪,争时间、抢速度,战胜了重重困难,仅用1年时间便打通了这条全长57公里的山区运输生命线。同年,肃南养护工区成立,自此,裕固风情线上,养护公路的橘色身影一路高歌,为民族团结路的拓宽增光添彩。
“我们亲眼见证了肃南从土路到柏油路,再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的巨变。看到现在肃南的公路体系这么发达,群众出行这么方便,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这些变化,是前辈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也是后人应该珍惜的。”肃南公路段退休老党员张福感慨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肃南公路从57公里勉强维持通车的马路,到如今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平坦的公路不仅打通了制约肃南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也架起了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和幸福生活道路,公路养护工作也从最初的简单修补,发展到如今的科学管理与高科技应用。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宽阔的柏油路面上,映照出过往车辆的影子,这是一种岁月的馈赠,也是一份成长的印记。
现代机械化修补油路
秋季的G213线
科技添彩,路面如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再次站到了历史的拐点上,沐浴着春风的公路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肩负养路护路使命的肃南公路人风雨兼程走进新时代,肃南的公路养护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先进的养护材料、科学的养护方法,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主流。昔日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成通衢大路,昔日背磨肩挑乘车难,如今滚滚车轮遍路网。
新中国成立伊始,道班养路工仍使用原始落后的洋镐、手推车、扁担等工具,以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从事养路工作。1954年创造畜力刮路车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进入70年代后随着机动养路机械的出现,养路机械化速度逐步加快,进入90年代,养路机械化飞速发展,实现班班站站有汽车,肃南公路段也有了洒布机、压路机、实现了机械化,使山区公路养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现在,我们用吹路机进行日常的养护作业,人工只需进行清理即可,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徒步几十公里了。”肃南公路段专业化养护队队长高生民自豪地说。这种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上,更体现在工人劳动强度的减轻上。在肃南公路段车库内,我们可以看到挖掘机、装载机、除雪车……2024年的今天,这些承载着养路机械化发展历程的新“帮手”,静静地诉说着这段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今,在公路上,机械轰鸣代替了人工的汗水,现代化养护设备正为肃南公路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肃南公路养护事业正向着更加智能化、机械化的方向迈进。科技的进步,使得肃南的每一条公路都如同精心绘制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美丽与韵味。
人民幸福,路通心畅
“美丽的风光遍野的牛羊,雪山脚下千里迷人的画廊,幸福的岁月飘散着酒香,裕固人的家园是人间的天堂。”一曲民歌《家园》中描绘出如梦似幻的风景,为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而S313线张肃公路则是各地游客一探祁连秘境的风情走廊,更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民生路”,为充分发挥公路“黄金通道”作用,肃南公路段持续以高频率、大力度、全方位的公路管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以前因为路不好,客货车都不愿意进来,卖羊、卖牛肉都困难。现在路好了,给我们买卖、出行带来了便利”大河乡大滩村牧民张国军尤为感叹。如今,S313线、G213线公路,已成为肃南沿线牧民百姓增收致富的连心路、富民路,路况水平不断的提升促进了沿线特色种养、物流配送等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万亩优质牧草、甘肃高山细毛羊、马鹿文化产业园等农牧业园区快速发展,助力农牧民稳定增收。
一度春秋,始终如一,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的油路修补现场,还是在暴雨瓢泼中的应急抢险救灾,亦或是狂风暴雪中的除雪防滑保畅,肃南公路人数十年如一日,祁连南北、草原沙漠、雪域戈壁,用钢筋混凝土般的意志,为社会公众守护着平安旅途,使沿途青山为之相伴,使一湾碧水为之相守。
公路建设与养护不仅仅改变了地域的面貌,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过去的“山路十八弯”,到今天的“宽广大道通四方”,道路的变化不仅提升了交通便利性,更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便利,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在这条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公路养护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感受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次公路的改造和升级,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次追求与实践。人们的笑容,如同沿途风景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映衬着道路的蜿蜒与平坦。
除雪保畅护坦途
抢险救援守安全
“路”见肃南
展望未来,愿路更美
一条条镶嵌在草原上的国省干线,串起了一个个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美丽乡村,编织起大漠变绿野、阡陌康庄道、牧歌绕新村、笑脸话丰收的美好画卷。
站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县70周年的节点上,我们不仅要回望过去的辉煌,更要展望未来的美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公路养护工作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肃南的道路将更加宽广、平坦,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让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幸福与美好。
70年风雨兼程,70年岁月如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公路养护工作,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发展,也见证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努力。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展望未来,愿每一条道路都能通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