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去!来一次“研学”之旅
交流分享经验(张涛 摄)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四月以来,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项养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寻找工作“亮点”,提升自我“高点”,解决闭门造车的“痛点”,同时,进一步做好照片、视频等宣传素材收集工作,中心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分基层单位政工人员相约养护作业一线,来了一次现场“研学”。
善自掘,练就一双慧眼
要发现新闻,需要有一双认识新闻的慧眼。政工们刚到养护现场,个个都是“飞毛腿”,迫不及待地下车开始现场学习。在G227线养护作业现场,民乐公路段的养护职工们正在挥舞着手中的“画笔”,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在路上“一横一竖”地“书写”着路面灌缝的“方块字”。政工们认真观察着师傅们灌缝的手法和作业流程,时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咔咔咔”记录着他们的工作日常,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跪着的,有在作业跟前的,有在马路边上的,有在沟道下面的,他们以各种姿势、在不同场景,用那双发现美的慧眼追寻着属于公路人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
“郝师傅,咱这灌缝的目的是什么呀?”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政工人员好奇地询问正在灌缝的养护工,“小姑娘,咱这路面灌缝作业可重要的哩,通过对公路路面裂缝进行科学有效地填充与密封,可以有效防止路面劣化,以延缓路面老化速度,提升路面整体性能,每年春秋季是咱们公路人开展路面灌缝作业的最佳时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向经验丰富的师傅们请教着各种关于养护生产的知识。在这场现场教学中,大家既学到了养护知识,也挖掘了很多在办公室看不到的“闪光点”。
多磋商,保持一份好奇
“你这张拍得好”“你这角度怎么拍的”“你这背景虚化怎么设置的”……在现场实践过程中,政工们相互交流着自己拍摄的照片,你看看我的,我瞅瞅你的,用各自的好奇心相互磋商着。得到“真经”后,他们转头又奔赴作业现场开始实际操作。“你们平时的资料都是怎么整理的?”“你们的单位文化是如何创建的?”,大家立足本职岗位,相互探讨着各自的工作内容,从问中寻“真道”,从好奇中探“门道”。平时,大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相互磋商的机会少,彼此走动的频次更少,借此现场实践教学之机,大家相互交流着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同时也探讨着兄弟单位之间的工作经验和亮点。在这场现场教学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考与友谊。
勤请业,多打几个问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说,进步的速度与请教的频次是成正比的。在养护现场,“学生”不耻下问,“老师”循循善诱。政工们各个都虚心求教,看着“师父”正在给其他的小伙伴进行技术指导时,其他的小伙伴马上眼急了,一溜烟儿都跑过去“窜”到一起,认真听“老师”讲解,脖子拉得一个比一个长,生怕错过哪个细节。“老师”也是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全都教授给“徒弟”们,希望他们能尽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令大家感兴趣的要属无人机教学了,大家看着“老师”亲自操作,按捺不住的小手蠢蠢欲动,都要迫不及待地尝试一番。“到我了,到我了”,大家你一遍,我一遍,挨个对无人机进行实际操作,教学现场的轻松氛围让大家尽展笑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优秀的工作是“干”出来的,好的新闻是“跑”出来的。要想做好本职工作,要想当好通讯员,就必须要经常深入养护一线,去现场细细观察养护职工的工作日常,到现场深深体验养护职工的工作不易。下一步,中心党委办公室将持续加强对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更多政工人员将身子沉下去,把本事学出来,到养护一线取材,向一线职工取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新闻宣传工作更有声势、有力度、有亮度、有效度。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