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灌缝记
三月,西北的春风已不似几个月前那么凛冽,吹在脸上也多了几丝温柔,这正是公路人养路的黄金季节。于是这条孤寂漫长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群橘色的身影,他们不似冬季除雪那般迅速快捷,而是放慢脚步,精雕细琢修补着脚下的裂缝。
灌缝现场(马世民摄)
路面裂缝是公路路面的一大杀手,裂缝形成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容易导致路面产生龟裂、坑槽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性和群众安全出行,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高台公路段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春季养护作业。在作业现场,有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穿着有点褪色的养护服,晒得黝黑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另一个白净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新奇,崭新的橘色养护服和纯白的手套显得精气十足,他们是一对师徒,师傅叫赵海,是高台公路段专业化养护作业队的队长,徒弟叫刘太洋,是刚入职没多久的99年的小伙子。今天是徒弟小刘的“大日子”,他要单独操作机械完成灌缝作业的第一道工序——开槽。“小刘,操作要领你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今天来一次实战,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师傅总是不忘对徒弟叮嘱几句。
以前总是看着师傅们开槽灌缝,真到自己上手的时候,小刘还是有点紧张,手扶着开槽机不断抖动却没有前进一点,汗珠顺着他的额头冒了出来,越紧张手越抖,开槽机轰鸣着却没有前进,他无助地看向师傅,师傅赵海帮他扶住了开槽机把手,耐心地说:“别紧张小刘,缝子朝那边走,就向那边开,我们不仅要注意开槽的深度和宽度要达标,还要一边观察槽内的碎石杂物有没有清理干净,这是个细活儿,你第一次尝试,要有耐心,别气馁。”开槽机比较重,使用难度较大,对于新手来说,转动切缝还不是很灵活,师徒俩表情同步、眉头紧锁、嘴唇紧抿、眼神坚定,紧盯着裂缝的走势,齐心协力操作着开槽机进行作业,槽内的灰尘和杂物被彻底清理干净。后面的同事将灌缝胶均匀地注入槽内,大家紧密配合,有序地进行着这项工作。一天下来,沉重的开槽机让小刘的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了,橘色的养护服上也落满了灰尘,粉尘呛得他眼泪直流,但他依然为明天的工作准备好了防尘口罩,脚下的路也因为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变得更加亲切和熟悉。
道路上的一道道裂缝被灌满、填平、压实,变得整洁美观,这抚平的一道道裂痕经过风雨和车轮的洗礼将与路融为一体。公路人守护着这条路,这条路同样守护着公路人,它见证了无数像赵海般的技术能手的成长,也迎接了新入职的“后浪”带来的无限生机与希望。师徒间的薪火相传常隐匿在一言一行中,他们并肩作战,用匠心共同在路上筑梦。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