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的高养人
九月初的河西走廊,高温还在持续,然而在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甘州养护工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惧高温的笼罩、不怕汗水的弥漫、不憷太阳的炙烤在烈日下坚守,只为满足中心下属单位乳化沥青、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等生产资料的供给。一台台机械轰鸣不息、一仓仓沥青全力拌合……一幅全力生产大干的景象扑面而来,讲述着高养所严谨工作、冲刺目标、服务兄弟单位的故事。
拉运成品乳化沥青
精益求精,锻造产品质量
凌晨4点的改性乳化沥青车间,随着机械“嘶吼着的起床气”,搅拌机开始运作,一天的生产工作就开始了。工作人员有序投入原料,操作手在现场严格监管,密切关注着仪器上的各项参数,把控好混合料加热的温度以及油料的配比,监控着搅拌过程中机械的正常运转,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错。乳化沥青生产车间,生产人员按照标准流程,将水打入皂液罐中,将水温升高到50℃,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投入胶乳和乳化剂,掺入盐酸调酸,将140℃沥青生产原材料混合皂液,经过磨机处理后导入成品罐,经试验员检测合格后装车运至施工现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该所严格做好生产过程中各项材料出入库台账,严格按照物资材料管理要求,加强调拨、拉运、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管理。根据试验室的配合比,按照调试过程中理论与生产配比的数值,进行微调,确保生产的普通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的指标达到标准。及时抽取普通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样品,委托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调拨各养护单位使用。
在胶体磨取样口取样
恪守使命,展现责任担当
为了高效完成生产任务,无论是磅房、试验室,还是生产车间,自3月份以来大家都是早起晚睡,但大家斗志昂扬,乐观向上,许多人黑了、瘦了,开玩笑的说:“这就是生产人的本色!”司海荣是生产部的“拼命三郎”,在车间一扎就是一整天,紧盯生产进度、查看关键环节,每个节点他都不放松。崔希广作为沥青质量管理的“顶梁柱”,遇上改性沥青生产,他在混有沥青刺鼻味道的试验室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吃饭也在试验室解决。赵海晨、张程等同志所在的数据岗位、司磅岗位是最忙碌的,为确保数据、磅单、铅封的真实性、准确性,他们在车间、磅房、办公室来回穿梭,有时即使到了深夜,司磅房的灯光依然亮着。
“天气很热,我们也很累,但是我们不能停。一旦停下手脚,料就出不了,沥青不能及时送到项目现场,就不能保证正常施工。服务不周到,兄弟单位对我们的印象也不会好”工区负责人徐小宝说。以服务为先、以产品质量为先,是高养所的工作宗旨。该所根据中心的安排,严格按照施工现场计划倒排生产任务,按时供应普通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确保各单位日常养护和维修工程的顺利开展。
维修电机
同心协力,保障安全生产
除了生产人员,忙碌在一线的还有我们的安全员。每次生产前,安全员会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工作,在生产时也要一遍又一遍地排查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识是否完整无损、是否按要求进行摆放和张贴,并将检查情况整理好记录成安全日志,他们在用汗水诠释着对“安全”二字的敬畏。设备健康才能保障生产安全,机械的保养维护也是日常工作中的紧要一环。为保证2023年养护生产任务顺利完成,该所在年初就对LB3000型沥青拌合站加装了冷料仓除尘设备;对乳化沥青设备增加了配套设施。同时,积极做好定期与日常保养,只见工作人员搬动着零件和工具,顶着毒辣的太阳,双手沾满了污渍,但是他们毫不在意,继续专注于维修工作,加机油、换零件,他们深知,只有仔细严谨地做好机械的健康体检,机器才可以安全的运作下去,才能保证生产任务不受影响。
星光不问赶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高养所出库同碎改性乳化沥青777.78吨、微表改性乳化沥青81.78吨、乳化沥青37.28吨,为中心各项养护任务按计划节点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