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道312上,我们尽尝夏日味道
五月,夏天悄悄来到国道312上,风似乎已被滚滚热浪凝滞,云也不动时,仍有一些跃动的元素在活泼着。那是橘色的身影,像撒出的一把豆子在一条黑色长带上跃动着,这是属于公路养护的有生力量,热闹而又澎湃在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碎石封层的作业现场。
夏天的酸涩
国道312碎石封层作业现场(张佳琪)
当满头的汗液顺着紧皱的额头默默淌下时,当口罩一点点湿透、速干服紧贴在脊背上,夏天的酸涩让不知疲倦的公路“斗夏人”感觉到无所适从。中心“练内功、转作风、强管理、提路况,大干六十天”劳动竞赛的号角吹响以后,张掖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和山丹公路段的养护技术人员迅速进入现场、投入一线。面对3-5mm同步碎石封层28388.4平方米的任务,两支队伍没有迟疑,他们分工明确、部署明晰,他们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从5月30日的清晨开始,项目作业递进铺开,每日12小时的漫长驻守,一干就是4天。汗水湿了又干,盛夏被皮肤纹理挽留,流淌出白色的蜿蜒。在酸爽间,他们尽享夏日滋味。
夏天的苦涩碎石封层作业现场(薛文仲摄)
当刺鼻的改性乳化沥青味道弥漫在作业现场,长达3公里的作业区暴晒在没有遮挡物的烈阳下,往来如瀑的车流与油路亲密接触后摩擦产生烧灼的橡胶味道。暴露在“苦”味的环境里,两支队伍选择抛开杂念,暂时忘记自身不适,忘我研究施工工艺。他们多次召开现场碰面会,沟通配合要点,交换彼此意见。碎石封层车标定、预处理效果、石料用量及粒径,这些关键数据在一次次现场实操中获得最佳配比。每日养护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脚下公路寿命的长远,在预防性养护工艺水平“真经”获取的过程中有了答案。虽然有点“苦”,但是这苦涩也成为了他们夏日的独特滋味。
夏天的火辣
国道312路面温度(张佳琪摄)
如果要问太阳暴晒后的皮肤是什么滋味,那么应急中心与山丹段两支队伍的年轻人一定有一份话语权。去掉口罩后,层次分明的色差在脸上尽显,黑与白似群山和白云的泾渭分明,却和谐出现在一个个他和她青春的面庞上。山丹段安全生产部的部长王峰,是一名年轻的“90”后技术骨干。他憨厚朴实的面部成为了黑与白的色彩展示板。长达3公里的作业区安全布设工作中,他和同事们要沿着长长的公路相隔5米就摆设一个示警桶。不轻的重量每天都在手和手之间传递,飘扬的安全红旗在上游过渡区迎风摇摆,脚步一停驻就是几小时,年轻的公路人和路警合作的支援交警两相遥望,共同挺拔在公路上,为后方兄弟单位的作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火辣肆意在他们皮肤上,火热汹涌在他们胸腔里。辣,成为了他们夏日的独特滋味。
夏天的甜美机关人员在进行后勤保障准备(张佳琪摄)
作业区距离大本营太远时,现场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就成为了不得不考虑的大难题。两支队伍都不曾就此事交换意见,却心有灵犀,把彼此牵挂在了心上。于是,热气升腾的公路上,每到吃饭节点,单位厨房开始了不同以往的异常繁忙,后勤的车辆也执行起它的特殊任务。山丹段的兄弟中午送去了鸡蛋汤,应急执中心的兄弟下午送来了甜西瓜,风尘仆仆的路上一顿简单的餐食,却蕴含着兄弟单位无言的关怀。我们并肩作战,我们有“甜”同享。于是,这甜美也成为了他们夏日的独特滋味。
“酸、甜、苦、辣”,夏天因为这些复合的滋味而更加完整,“协作、帮助、钻研、进步”,公路养护人因为这些有关劳动与竞赛的关键词,尽尝这夏日独特滋味。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