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灌缝遇“杠精” “绣花”模式细养护
三月以来,临泽公路段根据中心养护安排,对管养道路横纵向裂缝进行全面处治,至目前已圆满完成春季裂缝处治工作,处治裂缝7458延米。
路面开槽灌缝(杨明月摄)
在今年灌缝作业中,该段发挥“钉钉子”精神,以问题为导向,技术员们化身“杠精”,专杠灌缝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决了灌缝胶凹陷、填缝漏胶、胶体流淌等问题。
“一杠”灌缝不凹陷。去年春季灌缝时,对于第一次接触开槽灌缝的技术员与养护一线职工来说都有点迷茫,虽然有各类技术规范做指导,但实际操作时仍是摸着石头过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开槽后直接灌缝,槽内灌缝胶凹陷明显。面对这一问题,该段职工深研细钻,通过认真学习《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省编《公路养护手册》等规范指南,结合上网查找施工视频等方式,制作了不同宽度的引线槽,通过先填缝后封缝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灌缝胶凹陷的问题。
“二杠”填缝不漏灌。今年春季灌缝期间,该段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交流,相互“取经”学习,通过自制不同孔径的灌缝枪头,解决了填缝时引线槽漏灌的难点问题,使枪头直接伸入槽缝内,有效防止漏灌现象的发生。
“三杠”胶体不流淌。虽然解决了漏灌现象,但该段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裂缝受到路面横坡影响,灌缝胶会自高处向低处流淌,造成填缝不饱满。针对这一问题,跟班技术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在施工现场做起了试验,发现填缝方向由路肩向路中灌缝,可以有效减少胶体的流淌,但灌制路中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作业区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该段职工集思广益,对自制灌缝枪头进行“二次升级”,调整枪头的弯折方向,使出胶方向与灌缝枪枪身垂直,彻底解决了胶体流淌的问题。
在这一群“杠精”的“三杠”开槽灌缝的过程中,临泽公路段边施工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不仅解决了上述三项难点问题,更对两次灌缝间隔时间、灌缝胶温度、厚度、开放交通时灌缝胶表面温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总结,细化了施工过程中对开槽灌缝的质量把控,用“绣花式”养护方式,提高了路面灌缝工作的精细化水平,不断夯实公路预防性养护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