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折射新变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周里,山丹公路段的每个人都迈出了新年的第一步。他们在“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新”挑战里长出肌肉、淬炼意志,迈开新步伐,开启新征程。
杨晓磊的“新挑战”
调查桥梁病害
元旦刚过,桥涵工程师杨晓磊又一次踏上了桥涵勘查的现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带队开展工作,与他同行的2名技术员都才刚刚参加工作。在G307线勘测现场,他说:“每年的工作都从摸清家底开始,病害调查是一线技术员的必修课,请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勘测、认真记录,回去以后商讨处置方案。”他坦言道,今年的生产流程的新变化给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各养护小组不仅要制定方案、提出处置意见,更要设计施工图纸、编制预算,完成一整套流程设计,还得挑起培养后备力量的担子,难度更加大了一些。但作为小组负责人,他也信心满满地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机关干部要主动提升独当一面的能力,把学习的课堂从室内转向一线,在实战中锻炼自己、捶打团队。
对于今年的桥涵养护工作,杨晓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今年要把团队合作和技术创新作为攻坚克难的重点,不断加强桥涵日常养护,在彻底根治桥涵水损害的基础上,继续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四新技术”在桥涵养护施工中的应用,达到降低桥涵养护能耗,提升标准工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带领团队搞个新课题,力争出技术成果,把团队的力量充实壮大。
闫菊香的“新算盘”
绩效考核制定小组
1月5日,会议室里,绩效考核制定组组长闫菊香挨个和班站职工谈心谈话,她明白绩效“杠杆”会是一支“催化剂”,更是“指挥棒”,舞弄好了能极大的调动大家伙儿的积极性。在全盘工作中,如何强化职工日常管理和搞活考核方式是她亟需解决的“头疼事”,和班站长、一线养护工挨个聊天后,她心里终于有了底,许多职工认为过去实行的“日点评”和“积分制”如今仍比较管用,如果在计量方式上再花一点心思,这些“旧”路子给了她新思路去写好绩效考核这篇文章。
回想2021年,绩效方案制定任务初接时,她还一片茫然,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落笔,但经过最近的调查研究、政策解读,多次与职工谈心谈话后,她终于借鉴“经济责任制”这个旧办法,画出了30%绩效浮动管理、日考核积分管理的核心条款。她把考核方案的核心和未来愿景剥开列在职工面前,一点点通过和大家“唠嗑儿”的方式,打消了职工心中的顾虑,为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
毛维斌的“新妙想”
检查车辆状况
6日下午,机关后院,扫路机“发明家”毛维斌又在埋头检查机械设备,还想着鼓捣改进那台吹扫机。他边掀起机盖边说,这台巡路车防冻液要换了,不然影响行车安全.....,再过几天就三九了,G307线的鹅毛大雪又要来了,我去年改造的清扫路基发动机,在上路作业的时候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改进迫在眉睫。今年打算重新改造制作新一代路面吹风机,启用四缸柴油发电机为动力,加大吹风机风压,改进后的扫路机可以在路面作业中发挥更大效力。
他还希望,今年能够通过工会“五小发明”活动和“小改小革”工作室,接纳吸收更多兄弟单位在车机设备方面的发明改造经验,用好用活现有机械设备,让老机器焕发新动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